永辉仍焦虑

2023-05-24 12:51:15    来源:经理人杂志

成熟的新技术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是永辉新的选择,这对其乃至所有的商超公司而言,毫无疑问是通往二次增长的重大机会,但显然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来源 | 经理人融媒体中心

文 | 全媒体记者 南岂珵

复杂因素交织之下,2022年的永辉依然较为艰辛。

根据财报,2022年永辉实现营业收入900.91亿元,同比下降1.07%;归母净利润亏损27.63亿元。如果加上2021年的净亏损额39.44亿元,两年合计亏损达到了67亿元,超过2017年至2020年净利润总和。

永辉就业绩波动解释了四点原因:

其一、收入下滑,毛利率偏低使得整体经营尚处于亏损中;

其二、报告期末持有的金融资产价值较年初下跌5.09亿元,报告期内处置金融资产产生的投资损失1.15亿元;

其三、长期股权投资计提减值损失1.97亿元;

其四、长期亏损及准备闭店门店的相关资产提取减值4.37亿元。

不过看起来,永辉对2023年比较有信心。“2023年业绩目标是有望盈利,会尽最大努力盈利。”永辉CEO李松峰在2023年福建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时表示。

盈利,一种来自模式创新获得的直接增量,另一种则要从运营效率中榨出来。对永辉而言,两条路都不好走。

亮点不多,盈利能力变好

对于永辉的业绩表现,拆解其财报细分来看:

— 销售量

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22年7月发布的“2021年中国超市Top100”榜单数据显示,永辉销售额(含税)989.69亿元,仅次于沃尔玛排名第二。但从财报中可以看出,永辉在“保增长”的问题上面临压力,2022年永辉零售(按模式分为零售和其他)营业收入841.28亿元,同比下降0.98%。

(图源 | CCFA报告)

压力并非突降。梳理永辉财报,作为国内头部商超企业,永辉虽在过去几年相对安稳,2015年至2020年间,零售营收从初期的401.99亿元增长至867.85亿元,但增速却是在放缓,2020年的增速较2019年腰斩至10.46% ,2021年更是负增长。

亮点亦有,线上销售占比提升。2022年永辉线上业务营收159.36亿元,占比17.69%,同比增长21.37%,日均单量51.8万单。

其中,“永辉生活”自营到家业务已覆盖984家门店,实现销售额88亿元,同比增长24%,日均单量31.6万,月平均复购率为51.5%;第三方平台到家业务已覆盖958家门店,实现销售额71.2亿元,日均单量20.2万单;自营平台——“永辉生活”注册会员数达1.01亿,同比增长18.73%,线上平均月活数达1260.7万。

— 开店数量

财报显示,2022年永辉超市新开Bravo门店36家,而关闭门店数量则达到了60家,截至2022年底,永辉旗下超市业态门店数量为1033家,较2021年减少了24家,是近5年以来其超市业态门店数量首次出现下滑。

对比整个商超行业来看,2022年超1000家门店宣布关闭,其中不乏大润发(4家)、沃尔玛中国(21家)、华润万家(4家)等头部企业。淘汰关闭部分劣质门店进行迭代是行业趋势。

不过关闭门店造成的相关资产提取减值损失不容忽视。截至2022年12月31日,永辉门店资产账面价值231.14亿元,其中资产减值准备金额合8.73亿元。

— 毛利率

毛利率来看,2022年永辉盈利能力有所改善,毛利率较上年增加 0.97%,2021年永辉销售毛利率为18.71%。

虽有提升但尚未恢复至正常水平,通常而言传统商超的毛利率在20%到30%之间方为合理,能更好应对运营成本的增加和市场竞争的压力。2019年、2020年永辉超市全年综合毛利率分别为21.56%、21.37%。

— 负债及现金流

永辉的资产负债率在攀升,已从2017年的37.91%涨至2022年的87.68%,同期的流动比率从1.65下降至0.84。

负债结构分析来看,永辉通过延长应付账款天数提高资金利用价值,对供应链依赖性较强。但随着负债尤其是流动性负债攀升,偿付风险也随之而生。

(单位:亿元,数据:永辉年报)

从下表中可以看出,2015年—2018年和2020年指标数值在1左右,具有一定应付账款偿还能力,但2021年、2022年指标数值在下降,若出现资金减少、坏账增加、资产减值等情况,永辉偿付分险较大。

(单位:亿元,数据:永辉年报)

变革还未结束

过去十年的时间里,商超企业的盈利模式以赚取差价的商品毛利为主:以购销差价的基础上,通过提高销售量实现盈利。这种模式下企业实现盈利一方面是提高销售价格、压力成本以增加购销差价,另一方面以销量取胜的薄利多销。

而面临来势汹汹的社区团购等新业态,上述模式显然出现了断裂。

可以看到永辉尝试过多种方式以期突围。

2017年初,永辉拟新开Bravo店超过100家、新开超级物种24家(对标盒马鲜生),当年年底超额完成目标。到了2018年,永辉计划新开Bravo店、超级物种、永辉生活分别为135家、100家、1000家,根据当年年报,永辉新开135家Bravo店,但超级物种、永辉生活新店数量并没有公布,原因是永辉在当年剥离了永辉云创科技有限公司,即云创业务,该业务亏损严重。

2018年以来,社区电商竞争渐趋激烈,如此情况下,传统生鲜超市永辉的核心优势“物美价廉”直接遭遇重大冲击,而为了应对社区生鲜店,永辉开始新探索。

2019年初,永辉提出探索“mini店”,对标社区生鲜店,当年新开“mini店”573家。但好景不长,“mini店”在2020年大量关闭,当年年底仅剩156家,公司称战略调整,关闭了部分“mini店”。

结果来看,探索效果并不理想。甚至时任永辉CTO、副总裁的李松峰(现任永辉超市CEO)在公开场合承认“超级物种”是永辉走过的弯路。

2021年,永辉180度大转弯,放弃了以“超级物种”为代表的高端新零售路线后,转而开起了以平价、亲民为特色的仓储店,“回归到民生超市的原点”。

同年半年报显示,永辉仓储店销售额1.5亿元,店均日均客流达6181人次。其中7月份,福建地区在所有169家门店中,仓储店有15家。同期,福建地区整体销售同店比增长12.1%,日均客流同店比增长19.3%。

从这点来看,永辉是想利用仓储会员店将消费者重新引流至大卖场,并且已有一定效果,但能否复制到全国各地,还需要时间验证。永辉2022年季报和财报中均未提及仓储店相关情况。

商业模式创新之外,永辉提出了从“传统永辉超市”向“互联网科技永辉”转型。

对此永辉这样表述:“以科技为抓手,科技建设贴紧业务需求,以数据驱动业务发展,加速到店到家业务融合,提高全渠道的竞争能力,打造一个以生鲜为基础,以客户为中心的全渠道数字化零售平台。”

根据战略的调整,用成熟的新技术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是永辉新的选择,这对其乃至所有的商超公司而言,毫无疑问是通往二次增长的重大机会,但显然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。

(本文仅作为知识分享,并不构成提供或赖以作为投资、会计、法律或税务建议。任何据此做出投资决策,风险自担。)

标签:

X 关闭

X 关闭